媽媽手

因長時間提重物或重複用力拇指,導致拇指側肌腱發炎,出現手腕疼痛及活動受限。

什麼是媽媽手?

媽媽手,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炎(De Quervain's Tenosynovitis), 是指拇指側肌腱及其滑膜鞘發炎,導致疼痛、腫脹和活動不便的情況。 由於經常出現於照顧嬰兒的媽媽中(如抱嬰、提重物等),因此得名“媽媽手”。 這種病症也常見於長時間使用拇指和手腕的人群。

媽媽手的成因

媽媽手通常是因手腕和拇指過度使用或反覆動作引起的。以下是常見的成因:

  • 長時間抱嬰兒:抱嬰時,手腕和拇指長期承受壓力,導致肌腱和滑膜鞘摩擦受損。
  • 重複性動作:拇指和手腕反覆進行抓握、捻轉、提物等動作,使肌腱受到過度牽拉和摩擦。
  • 不正確的用力方式:使用單手提重物或不自然的姿勢操作手機、廚具等,容易造成肌腱壓力過大。
  • 炎症性疾病: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,會增加滑膜鞘發炎的風險。
  • 激素變化:懷孕或產後激素水平變化,可能導致肌腱和關節的穩定性下降。

媽媽手的常見症狀

媽媽手的症狀多集中在拇指側和手腕部位,以下為常見表現:

  • 拇指和手腕疼痛:疼痛多出現在拇指根部和手腕外側,特別是在抓握或旋轉動作時加劇。
  • 腫脹和壓痛:拇指根部和手腕處可能出現腫脹,按壓時感到明顯的疼痛。
  • 活動受限:拇指無法正常伸直或彎曲,做抓握或提重物動作時感到困難。
  • 拇指根部僵硬:早晨或長時間不活動後,拇指根部可能感到僵硬,活動時伴隨不適。
  • 握力下降:手腕和拇指的肌肉力量減弱,握力明顯下降,難以完成日常動作。

日常養護建議

媽媽手的護理需要減少手部負擔並促進炎症恢復,以下是日常養護建議:

  • 減少重複性動作:避免頻繁的拇指和手腕抓握動作,減少提重物或長時間抱嬰的次數。
  • 冰敷消炎:疼痛或腫脹明顯時,使用冰袋敷於患處,每次10-15分鐘,有助於緩解炎症。
  • 佩戴護腕:使用專業護腕固定手腕,限制不必要的活動,減輕肌腱的壓力。
  • 適度拉伸和按摩:輕柔拉伸拇指和手腕肌肉,配合按摩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放鬆肌腱。
  • 避免單側用力:減少用單手操作重物或長時間握持物品,注意手部用力均勻分配。